
一个代理指导员的教育尝试
王海潮 王宇峰 辛元龙
“为何精心准备的教育课不受官兵欢迎?”铁拳劲旅某连代理指导员刘猛刚走上岗位时,第一堂教育课就让他有些失落。
作为指导员,第一次组织连队政治教育,刘猛格外重视。为了让教育课赢得大家认可,他备课期间查阅了大量资料,收集了海量素材,加班加点制作精美的课件,看着自己花了不少心思准备的精品课,刘猛信心满满。
然而,教育课上,官兵们对他费了很大力气准备的“精品课”并不“感冒”。
课后,有的战士说:“课件虽然很精美,但形式不灵活,内容不生动。”
“教育好不好,官兵最有发言权。”战士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他头上。
为了成为战士心中合格的“教育者”,刘猛决定问计于兵。他通过问卷小调查等方式,广泛收集官兵意见,集群众智慧提升教育质效。
根据官兵提出的建议,刘猛结合连队实际情况,尝试“随堂小故事、课间小交流、课后小点评、热点小辨析、心语小分享”的“五小”教育模式,在搞好集中授课辅导的基础上,将经常性思想教育穿插到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实现教育“化整为零”,效果“零存整取”,在教育的同时让大家学有所获。

“新疆牧民大叔在帮助外地游客推出陷入泥潭的车辆后,婉拒游客的报酬,并亮出胸前的党徽,他的举动带给我极大的震撼。”一次随堂小故事中,该连班长周东杨结合网络热点畅谈学习感悟,引发大家强烈共鸣。随着交流的深入,官兵们对党员身份有了更高的认识。
一次交流讨论中,为了让交流讨论与官兵切身结合,刘猛组织官兵围绕“周末开展集体活动的利弊”展开热点小辨析,官兵们讨论激烈。
有的官兵说:“周末集体活动能够丰富休息内容,增强官兵团队意识”;还有的表示:“如果组织时间较长,就会影响个人支配时间”……官兵们竞相发言,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。
“将讨论话题与官兵切实结合,大家既是倾听者,又是参与者,带入感更强,讨论效果更好。”讨论结束后,刘猛表示,下一步结合大家的讨论结果,适时组织周末集体活动,让大家看得见讨论效果。
“只有让教育与时俱进,丰富灵活,才能点燃官兵思想深处的狼烟。”每次教育结束,刘猛通过收集官兵的建议,检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,逐渐找到官兵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,调动了官兵参与教育的主观能动性,教育质效也明显增强。
如今,刘指导员正在院校参加任职培训。他说,探索官兵能够接受的教育模式,需要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,与其同频共振,才能达到教育目的,收获教育效果。未来路上,他有信心将教育理念、教育内容,融入官兵思想、融入工作开展、融入单位建设,使思想教育的炉火燃烧得更旺。

主管:陆军第八十集团军政治工作部
主办:政治工作部宣传处
刊期:第8558期
总监:孟令波
主编:仇成梁
责任编辑:魏 熙
执行编辑:代鹏